公告版位

在這裡可以學習到編輯、採訪、寫作、排版,並背負所有中正人的期望,做出一本完美的校刊!

親愛的學弟妹們,加入中正校刊,讓我們一起耍文藝,鬧氣質!

目前分類:來自久遠的勉勵 (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中正青年第某期  編後語  甘訓賓老師

  路走多了會停下來回顧一下,所謂「休息是為了走更多的路」,現在回憶十五年前,是中正青年的前身──士中文集,當年的學長們,羨慕建中、成功、北一女等校的校刊型態,急切殷望能將文集一變而為雜誌型態,苦苦要求學校答應,但當時校舍不定,人數不多,且邵校長認為全校各班好文章能得到披露就是鼓勵,只要好文章多就達到了目的,不必計較外形之美,故未改變。後值學校更名,校長也因邵校長退休而由于維魯先生接任,班聯會一再要求,我與曹永祥老師為未計其弊,只見其益,故於國文科教學研究會,侃侃而談,為同學請命,而于校長樂見其成,立刻批准。從此後,我與曹老師便拜全校老師之賜,當選為中正青年社的指導老師。

  最初,同學們深感得來不易,故熱忱有加,投稿,參與編輯,全力投入之同學頗多,我與曹老師亦自覺有成人之美,欣慰不已。稍後升學主義日盛,家長主張求學乃在成績至上,於是影響所及,任課老師、導師,甚至我與曹老師的家人,亦日漸反對時有微詞。近年來,升學主義更為激烈,而同學愛好此道者成績多不能兼顧,而成績好者卻正因為他對此種須費時費腦,吃力不討好之事冷漠所致。於是,惡性循環,終於釀成稿源枯竭,阻力重重,我與曹老師當年之豪情幾乎不再;江校長雖然有心支持,而往往因校務繁多,經費限制而致力有未逮之勢,殷主任也因班級之增多,事務紛繁,而社團有增無減,能支持者已至盡頭。所幸,本期老師們一反過去保守之風,以共襄盛舉之態度,而賜稿空前踴躍,這真是失之東隅,收之桑隅,為本期注入更多的生命力,在此霪雨不能,陪學生們在春假中,俯案於這四周音樂雜起,雨聲交織煩人的斗室中,即興揮成打油詩二首:

一、期盼

春雨連綿二月天,
桃花垂淚惹人憐;
但得陽光普照日,
幾番風信荷田田。

二、收穫

辛苦耕耘二十春,
暑汗如雨冬凝冰;
披荊斬棘露谿徑,
喜見君子步後塵。

 

同學們不滿意現在的中正青年,這是進步的原動力,只是「坐而言」,還必須「起而行」。每個人最好有中正青年社的社員一樣的愛心,將各位的能力予以投入,想見那種「明日的作家,寓於今日的校園」,校刊正是供你秣兵厲馬的好場地,時時寫作,養精蓄銳,讓中正青年社是寫作的樂園,那中正青年何愁不好?

        雨停了,天色也晚了,偌大的校園,回顧空空蕩蕩,闃寂無聲,地上到處是水,在小心翼翼地離開時,多麼盼望趕快回家喝杯熱茶,聽一支悠揚的好歌,一邊吃飯,一邊看電視中傳來些國家、社會的福音,該多美、多好!懇求那些令親者痛,仇者快;或逼人垂淚;泣血的新聞,場面不要再出現,那些天誅地滅的壞人、壞事消滅無形!同學們,我們必須發出愛國團結,貢獻力量的心聲了,否則,

安和樂利的生活將離我們而去,那時,悔之晚矣!珍惜所擁有的,把握自己…為美好的明天而珍重。自愛!

        高三的同學,祝你們一切都順利,明年回來時,看見學校向您們微笑,您們發現學校又更進步了!

ZPress56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前言:社長不小心就把這一長串手寫稿電子化了,雖然年代久遠,但有些還是有可以參考的,從這篇文章,我們可以看見古中青的榮景,與跩度XD,也可以看見學長姐們緊密的友情,值得參考。(太狂妄的句子可以略過啦!哈哈!) 

 


給中青、給中青社、給中青社的每一個人──

〈一〉給中青

第二期的出刊日期是六十五年六月一號,主編兼社長是廖錦盈,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,聽一個淡大的提到他,據說他在淡青社亦風雲一時,

 

第二十四期預定五月十日〈七十六年〉出刊,主編是陳冠宏,社長是謝其育,而他們─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
什麼叫做風格?要建立風格,就應該先了解風格是什麼?拿建青、北一女青年,即使把封面拆掉、頁碼拿掉,仍然能讓人知道這是建青、北一女青年,這就是風格,然而話又說回來,也正因為中青年輕,沒有歷史的包袱,所以每一期都可以視為一個新的嘗試,而每一期的主編也都在黑暗中摸索,試著找出一條適合中青的路。

一字頭的編輯理念,漸趨成熟,二字頭達到頂峰,中青也在此時由18期的正版16開到18期的菊8開,20期繼續成為版面處理技巧的範本〈不亂是正確或是錯誤的示範〉

校刊最重要的是文章的水準,而不是編輯精心設計的版面,版面設計不叫做編輯,只是一種包裝而已,金玉其外,XX其中,整個校刊弄得花花綠綠,除去這些富麗堂皇的外表不看,估一估文章,又有幾兩?有幾個人能再像二字頭的學長一樣,以一種朝聖的心情,去認真挖掘知識,好好做一篇專題稿?

再者,中正青年是一本高中校刊,不是雜誌,雜誌編法只能拿來做借鏡,卻不能全盤抄襲,校刊要的是將氣而非匠氣,要的是那分純真,而不是不真實的華麗。

校刊大眾化?大眾校刊化?

中青並不是像那些二、三流的校刊一樣,只把作文簿上得好文章湊數,換句話說,並非是由「老師的話」「我的作品」所組成,經過幾屆的體驗,中青要以「文學」為骨幹而發展,是無庸置疑的事。

        當編輯要決定出呈現什麼的時候,決不應光憑自己的喜好,更要考慮到讀者的立場。

        中正青年不光代表中正青年社,它拿出去後,是一個學校精神的代表。如果執意要率性而為,後果又當如何承擔?

        是否中正人會以自己的文章能刊登在中青上為榮?是否大家對中青報導、引發的人與事會有所省思?如果能達到這種程度,那麼中青將會成為所有中正人關心所在,這本校刊便算成功。

 

有個大前提很重要

中正青年是本校校刊,而非中正青年社的社刊,這方面,不可以蹈入建青的死胡同裡。

 

〈二〉給中青社、給中青社的每一個人

        是否甘老師的退休,將會是沒落,亦或是解散的開始?

        有次和老師聊天,我奇怪的事,十餘年來,老師對我們的投入,讓我們在學校裡成為了天之驕子,無論是物質、公假和精神上,我們受的呵護太多,我們替老師惹的麻煩,學校、老師、家長對她的不諒解,都再再忍受,是什麼支持他這樣做?

老師的回答很簡單,這只是一種教育,讓大家知道一本書是怎麼出來的,未來如果再碰到這些事,便不會手足無措了,即使每年帶出來十個,即使每年只有兩、三個人能夠繼續在這裏把些中國的、文學的東西發揚光大,也就很讓我滿足了。

何其有幸,在她的照顧下度過了三年,不知老師退休後,學弟學妹能否再在訓導處、在訓育組,在中正昂首闊步,肆無忌憚?

七十三年十月初,我被騙進中正青年社,而後,又想騙人入社,但矛盾的是,我怕別人入社分享我那分貪得的歡愉。

為什麼要進中正青年社?

我來社裏要做什麼?

我認為,維繫一個社團的力量是興趣和感情,興趣使社團成立,使大家到這個小天地,感情讓這個社團有了生命,得以延續。

最濃郁的感情,寓於最普通,最瑣碎的問候。

乍入社團,感受到這是一個暴力、笑聲、雄辯與罪惡的混合體,而今,小高一的天真無邪對我已是遙遠的故事,或許,自己已變成別人眼中罪惡的一分子,也許1、2、3三界無論是直與橫的感情,都被許多人羨慕,然而,我們彼此之間,也曾有芥蒂在,也曾有誤會,正如楊意乾所說的「愛」,去愛中青的每一部份,每一份子,互相體諒。

這並非口號。

當初接主編,對葛駿、亦曾有排斥甚至厭惡的心理,但我門每一個人想求社團好的的是一致的,愛之深,責之切,如果做到人家都不願意講你的時候,是一種悲哀。

從前,每天早上到社裏聽笑話,然後捱過四節課,等到中午到社裏吃飯,在忍三節,等到放學,大夥浩浩蕩蕩開出去吃冰、喝豆漿。

感情的培養無他,只要懂得去愛,以便仍然可愛,記得改過一首詩:當你年輕時,如果愛上一(群)人,就請好好對待她(們)

來中青最大的收穫就是交到這些朋友,及腦袋的從無到有,希望來中青的每一個人,也都有如我的幸運。

不只一次的想過,中正青年社與「中正青年編輯委員會」的差異已越來越小,,只有有事的時候來社裏,有公假大家請,編完之後各自解散,如果只是這樣,似乎就喪失了「中正青年社」成立的目的,社團是一代一代的傳下來,而非一個暫時性的組織。

基本上,中青社在學校裡,是一個擁有特權、自負甚至有點自閉的社團,一向只有人求我,而沒有我求人,但我們的確有也實力如此,我們可能在班上對同學的言詞索然無味,我們也會在社裏尖酸刻薄的損人,學長曾經說過:當幾個社團負責人在對學校交涉,中青社長很容易變成這群人的代言者,而自己親身經歷後,更深信不移。

寫到這裏,思緒有些亂了起來。

記得剛上高二的時候,面臨一個不知所措的問題,我對新進的高一講些什麼,我要怎麼介紹中青社?我要說中青社是個文藝性社團?還是一個校刊的工作室?不禁迷惘。

每個成為高二、成為社裡主幹的社員,都該仔細的回答這些問題,用自己的話,把細密的敘述出來,而不光是只有回答的大綱,仔細考慮它們,然後才知道自己對中青、中青社的認知與共識有多少。

回頭看一看甘老師的留言,頗複雜的感覺。

中青的許多東西,都是靠口述傳下來的,社裏甚至沒有一點像樣的書面,資料能讓新手看一看,就這樣,許多硬體與軟體的知識,都不再流傳,學長不會扯下臉來教,但他們是都等這我們去問,只有自己有沒有心。

要學版面設計很簡單,在社裏隨身抓一本校刊〈不管是中正的或別人的〉把伊篇文章看三遍,第一篇看文章內容,第二遍看他的編法,第三遍想想自己要怎麼編?必定很快有獨當一片的能力。

慶生會吃蛋糕的時候,有個竅門,前一天先洗頭,開始前要洗臉,只有弄得乾淨,就算臉上奶油再多,也能揩下來吃下去,反正是乾淨的。

3字頭是陰盛陽衰,空前特殊的一屆,也許是女生太多,印象裡竟沒有發生過爭執,依職 是在不慍不火的情形下渡過,儘管三年來,每個人都改變了許多,情緒不斷的起伏,靠著大家的扶持,也都過了,謝謝中青社,也謝謝大家給了我許多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甘老師,還以中青社的每個人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建偉於中正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76.5.12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PM2:41

ZPress56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